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與父母溝通,我們該主動出擊”。

如今,我們這些懷有一腔壯誌,即將走向成年的高中學子,卻往往因家庭關係的處理不當而迷失方向。一點誤解,少了溝通,足以使那家庭溫暖的港灣化作冷酷無情的冰原。因此我說:欲立誌修身,必先齊家;欲齊家,必以溝通為要。與父母溝通,則需要我們主動出擊。

為何強調“主動出擊”?我查閱資料時的一個發現值得深思。無論是文章或者是社會調查,多數都在指導父母該如何與孩子溝通,而立足於孩子角度的指導則寥寥無幾。請大家試想:是因為孩子與父母相處融洽,少有矛盾嗎?恰恰相反,網絡上指導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文章比較多,正好反映出親子關係中孩子往往不願意主動與父母溝通的問題。孩子不願意向父母開口,以孩子為主體的文案受眾人群自然就少;而父母總是希望與孩子有好的溝通,隻能主動去找孩子們溝通,可是帶著急切之心的父母往往容易和孩子產生矛盾,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當我7歲時,我感到父親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當我14歲時,我感到父親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當我21歲時,我忽然發現我的父親還是很聰明的。顯然,處於青春期的我們,正處於價值觀的形成階段,需要父母的引導,可也容易和父母形成觀念衝突。這個年齡階段正是從少年向成人轉變的一個時間,獨立性逐漸增強的我們產生了一種成人的自豪感,因此在麵對父母仍用一種對小孩子講話的語氣和我們溝通時,不可避免地產生抵觸情緒,也就是所謂的逆反心理。而這種心理的最主要表現就是認為父母並不理解自己,不明白自己想說的話、想做的事、想要的東西,久而久之便厭倦了與父母溝通。

為了讓親子關係變得和諧,我們不能隨大流等待父母來調節關係,即將成人的我們應該主動出擊。

首先我們應該要明白,父母決不希望我們的成長走上歪路,因此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尋求與我們溝通的機會。培根說:“在子女麵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父母告誡我們的一切,都是他們在掩去了情緒之後,以一種最平淡的方式告訴我們的豐富閱曆和生活經驗。他們給予我們的忠告,在今後的人生路上也許會成為一座在迷霧中指示前方的燈塔。正因如此,我們不能害怕麵對父母,要帶著積極聽取並思考的心態與父母交談。

其次,要學會主動。如果不願意與父母溝通隻是因為不喜歡父母那種和小孩子說話的態度的話,請一定要主動向父母表明自己希望父母如何與自己交談。同時,主動尋找父母溝通,會讓父母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即將成為一個具有獨立、自主的價值觀的成年人,讓他們在溝通時以一種與成年人交談的方式展開對話。

最後,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對父母的耐心。正如古希臘喜劇詩人米南德所說:“沒有哪一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親,但是,我們大家都有某種推測或某種信任。”我們都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沒有人知道彼此應該怎麼相處。以我來說,我的母親與我交談時,也會有邏輯混亂、表意不清的時候。這時,我就提醒自己,對父母保持耐心,並且嚐試去理解父母所表達的每一層意思。要是我們時時都保持這樣的耐心,親子關係就會越來越緊密。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增進與父母的溝通,營造一個更和諧的家庭環境,搭建我們更堅固的“大後方”。這不能僅僅依靠父母的單方麵付出,還要以我們的清楚認識與深刻理解為基礎,以我們與父母相處時的耐心與信任為支撐,更需要我們勇於開口,主動出擊。


壽淑燕老師點評: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我非常如同盛浩然同學在與父母溝通的問題上積極主動的做法。作為父母,都是非常渴望與自己的孩子溝通交流的,而作為孩子的我們,往往會用一句“沒時間、忙著呢,你們懂些什麼”和一聲震耳的關門聲關閉了溝通之門。可能是繁重的學業讓你無暇顧及其他,可能是安逸的生活讓你忽視了父母關切的目光,當你心安理得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時,可曾想過被你拒之門外的父母是何等擔憂和焦慮?他們隻是想和你聊聊天,多了解你的生活,參與你的成長。可能有的同學會說,我也想和爸爸媽媽溝通呀,可他們總是不理解我。我沒覺得冷,媽媽偏要讓我穿秋褲;我學習了一整天,剛想休息一會兒,爸爸嫌我隻知道玩;我成績有進步,爸媽永遠都能拿出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來打壓我……於是你覺得掃興,不再願意和他們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可是同學,你想過嗎,如果不是在意你,誰願意管你冷還是熱?如果不是深愛你,誰會如此期望你成為最棒的那一個?當你在抱怨父母的背時、囉嗦時,你是否想過,是誰毫無怨言地包容了你的任性和無理?當你在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時,你是否理解過他們的良苦用心?雖然父母總拿你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但就算是全世界最優秀的那一個孩子,也無法替代你在他們心中的地位;雖然父母似乎對你有這樣那樣的不滿,但不管你遇到怎樣的困難,他們一定是支撐你的最堅實力量。

時代飛速發展,爸媽可能跟不上你前進的節奏,當你嫌棄他們OUT的時候,想想兒時是誰不厭其煩地教你認識這個全新的世界,現在該輪到你向他們講解你所追求的新潮流了;當你看到爸媽臉上的倦容時,主動問問他們是否在工作中遇到了什麼煩心事,就像他們願意幫你緩減學習壓力一樣;同學之間搞笑的事情,記得跟爸媽說說,也許他們GET不到你那個笑點,但你開心的模樣一定可以讓他們無比寬慰;生活中的小煩惱,除了和好朋友交流,更應該向爸媽求助,他們可能不會像你的同齡人那樣和你同頻共振,但一定可以幫你指點迷津。或者你也可以問問爸媽,他們的高中生活有怎樣的故事,雖然時代不同,但一樣會有青春的符號……這樣想想,是不是有許多可以和爸媽交流的話題呢?

同學們,青春的枝葉注定要向上伸展,蓬勃的我們自然要追逐太陽,但在飛奔向前的日子裏,記得偶爾回頭等等父母日漸蹣跚的步子,記得聽聽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曆積累的寶貴經驗,更要記得拉起他們的手,感受他們的溫度,傳遞你的心聲。向我們至親至愛的父母敞開心扉吧,隻要你真心願意與父母溝通,就會發現,爸爸媽媽從來都是通情達理的,因為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因為你是他們最珍愛的寶貝,你是他們最在意的人。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