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全場!十四中“技術宅”用最浪漫的方式,表白亞運會


這可能是迎亞運最另類的打開方式。今天,在华体会体育官网app下载 有個特別的化學實驗正在進行。

創新實驗室裏,近百根彩色蠟燭,擺成了杭州亞運會的徽標“潮湧”。 蠟燭有紅、黃、藍、紫等不同顏色,按照“潮湧”的顏色有規律地擺放。每根蠟燭的燈芯上,還纏繞著一根引線。

點火!


高二男生王同學打開點火器,火苗順著引線,“噌”地往上爬,短短十幾秒,近百根蠟燭全部點燃。驚豔的是,蠟燭燃燒的火焰,竟然也是彩色的。這些五彩跳躍的燭火,瞬間讓這個徽標“活”起來。

同學們忍不住歡呼,鼓起掌來。確實值得好好慶賀,為了這一刻的火焰,同學們已經努力了整整兩周。

從尋找合適的蠟燭開始,這每一步,都經曆了多次失敗。

高二男生王崇毅說:“用化學元素,來展示亞運,我們動了很多腦筋。運動是激情的,所以我們想用火焰來展現,就想到了焰色反應原理。”

微信圖片_20220328223657.jpg

最開始,大家嚐試過自製蠟燭,也四處尋找合適的材料,最終找到這款含有銅離子、鍶離子、鈣離子等金屬離子的蠟燭。

引線怎麼能快速燃燒起來,先後嚐試了數十遍。“一開始我們用硝酸鉀,這是鞭炮常見的引線材料,但是回南天裏,老是太潮濕,我們沒有成功。”王崇毅說,最終找到好方法,先把引線浸泡在酒精裏,再用煤油裹上,晾幹即可。

“火焰亮起來的那一刻,我們吃過的苦,都變成了喜悅。”

微信截圖_20220328215138.png

表白亞運會,還不止這一個小實驗。吳寧遠和魏梓然同學嚐試用玻璃管來展現。

先來看看作品,玻璃管裏的豔麗色彩,是鹽酸、氫氧化鈉、甲基橙等數十種化學試劑,兩兩作用形成的。

微信截圖_20220328223107.png

在這個過程裏,吳寧遠說,調色是很有趣的。不斷調整試劑的配比,以此來調整顏色的深淺。更在過程裏,學到很多課本沒有的知識。

已帶出近百位國家級創新大賽獲獎者的金牌教練湯小梅老師,是此項化學創意大賽的評委。

她說:“這些作品化學原理並不深奧,但體現了學生的想象力。這些科學表達是獨特而有趣的,體現出學生的創新意識。譬如有些實驗現象出乎意料,氫氧化鈉和石蕊反應由紫色變成藍色,但是封進玻璃管後,卻和封口的玻璃膠發生了反應,變成了黑紫色。改變封口膠,就需要更多的實驗摸索。”


這個作品中,難度大的不止是調色,還有彎玻管。“

同學們就用酒精燈,一點點燒製玻璃管,彎曲到合適的角度。高中的實驗室,學生都在現成的容器中做指定的實驗,但是以後的研究也許就需要自己設計特定的容器進行實驗,這種對化學反應容器的初步改造,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過程,雖然燒壞了幾十根玻璃管,但是學會根據特定情況,設計特定的材料,這是我最看重的。”


這些頭腦的創新,都是“風帆杯”大賽的項目。

大賽已有24年曆史,每次持續整一周,賽事涉及數理、人文、藝術、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比賽項目達70多項,為3000多位學子搭建了張揚個性的大平台。

開幕式上,何東濤校長細數了從1999年以來此項賽事中湧現出來的一大批優秀學子,如浙江省第一塊生物學、信息學國際奧賽金牌獲得者們,首屆“富布萊特科學獎學金”獲得者,國際海模錦標賽金牌、航模世界自由飛行錦標賽金牌者,以及多位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等。

“24年來22屆,比賽項目賡續蝶變,不變的是學校致力於給每位學生創造平台的用心用情和專業。”何校長說。

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也為“風帆杯”大賽送來賀詞:“在這所文理融通,理科見長,注重學生思維開發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校園中,祝願所有的同學們都能不負韶華、踔厲奮發、揚帆啟航,育科學精神、立強國之誌。”